《谁在门外?》是个超带感的心理恐怖小短游。在游戏里,你扮演的是一个脑子空空、啥都不记得的精神病患者,还被困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。
谁在门外?游戏背景
玩家扮演一名失去记忆且患有精神病的主人公,被困在一间封闭的屋子内。每天,门外会有三名行为诡异的“访客”敲门,他们身份不明,可能伪装成送药人或其他角色。玩家需通过门镜观察来者,区分现实与幻觉,同时按时服用药物以控制病情。随着剧情推进,玩家逐渐发现药物背后的真相,并揭开自己被困的阴谋。
谁在门外?游戏玩法
1、观察与决策
通过门镜或监控观察门外访客的细节(如肢体动作、衣着、声音),判断其是否安全。若发现异常(如扭曲的面孔、违反物理规律的行为),需拒绝开门;反之则接受药物补给。
2、服药系统
访客提供的药丸能短暂抑制幻觉,但错误服药或错过时间会导致环境异变加剧,甚至触发“伪人”入侵。
3、环境互动
检查屋内物品(如日记、药物说明)获取线索,通过对比日常物品的细微变化(如钟表时间错乱、墙壁纹理扭曲)识别幻觉。
4、多结局设计
根据开门选择、服药规律和线索收集,解锁不同结局,揭示精神病背后的真相。
谁在门外?游戏特色
1、心理压迫感
通过音效(突兀的敲门声、药物滴答声)和视觉跳跃惊吓(如突脸伪人)制造持续紧张氛围。
2、短篇叙事结构
流程约60分钟,聚焦高密度叙事,灵感源自《8号出口》等异常体验游戏,以碎片化线索推动剧情。
3、韩式恐怖美学
融合抽象猎奇的角色设计(如肢体不协调的“伪人”)和暗黑童话式场景,强化不适感。
4、动态难度
玩家的精神状态影响游戏难度——频繁幻觉会扭曲更多环境细节,增加判断复杂度。
谁在门外?画面表现
1、幻觉特效
场景在现实与幻觉间无缝切换,如墙壁渗血、家具扭曲变形,配合镜头晃动模拟精神紊乱的视角。
2、光影设计
依赖单一光源(如门缝透光、烛台),营造压抑的密闭空间感;访客的剪影与逆光处理强化神秘性。
3、细节隐喻
药丸颜色对应不同幻觉类型(蓝色致幻、红色清醒),门镜视野的鱼眼畸变暗示认知扭曲。
